拼搏年代_拼搏年代 第7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拼搏年代 第740节 (第3/3页)

吕冬和李文越两位老同学。
  青照一中同届的毕业生中,目前就数这俩人发展的最好。
  听到李文越的话,文旅局局长不禁说道:“所以,局里和区里都有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个武林论道大会固定下来,每年举行一次,成为咱们青照文化推广的一部分?”
  李文越有顾虑,从他的角度出发,说道:“这次效果和影响都有,与第一次举办有关系,过往很少有这种类型的活动,人就觉得新鲜有趣,第二次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了,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想一些办法。”
  他看向吕冬,吕冬又补充一句:“这次的掌门人咱们都见过了,很多其实都是样子货,目前武侠文化还算盛行,将来就难说了。”
  民间很多武术大师,未来都可能有臭大街的一天。
  文旅局局长点点头:“太过久远的事谁都说不准,咱们还是要注重当下。”
  这话也有道理,吕冬就说道:“以后要办的话,尽可能不要搞比试或者切磋环节,最好注重人与人的互动,各位掌门人的口才都不错。”
  李文越忍住笑,一本正经的说道:“可以在武当的那位游道长身上多下点功夫。”
  游道长这人三观正,政治觉悟高,积极配合主办方和当地政府工作,这样的掌门人走到哪里都吃香。
  “我们跟游道长深入交流过,建立了流畅的沟通渠道。”文旅局对那位游道长印象也相当好:“吕总,李总,关于未来的武林论道大会,局里讨论以后,是这么想的,咱们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推动武林大会进化,成为青照文旅的一个节日。”
  吕冬和李文越交换个眼神,都摆出了仔细倾听的模样。
  文旅局局长说道:“局里有个初步的设想,从明年开始,区里专门选个合适的时间,再次举办武林大会,不是单独的武林大会,我们以武林大会为基础,搞一个武侠文化节怎么样?”
  李文越缓缓点头:“好像不错。”
  文旅局局长说道:“青照……不,泉南,是出过真正为国为民的侠义人物的,不都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嘛,辛弃疾不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李清照这张牌咱们打出去了,辛弃疾这张牌该打也要打。”
  听到这话,吕冬提了一点:“泉南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文旅局局长理所当然的说道:“辛弃疾是泉南人,青照现在是泉南的一个区,属于泉南市区的一部分,用辛弃疾这张名片,合情合理!”
  “辛弃疾确实称得上大侠!”李文越还低声念了一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吕冬却很清楚,青照哪怕划了区,乱用辛弃疾的话,泉南那边可能也有意见,到时又会掀起新一轮的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老家之争。
  所以,他没有接文旅局局长的话,反而说起刚产生的一个想法:“真要举办武侠文化节,不能少了咱们国家武侠文化的引领者们,武侠小说圈子里,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梁金古温黄,有这个条件的话,明年咱们可以把金庸请过来。”
  文旅局局长赞同:“这主意好!能请到金庸的话,武侠文化节就名副其实了!”
  李文越看眼吕冬,心说冬子这主意,一个一个的不停往外冒。
  武林论道大会的第一主办方是吕家村集团,文旅局想要以此作为基础,初步计划明年筹备一个武侠文化节,主办权肯定不会交出去,说什么都得留在局里,这是实打实的政绩。
  文旅局局长就说道:“局里和区里试着联系一下金庸大师,吕总你这边有投资影视制作公司,跟金庸大师的圈子隔着近,要是有人能联系上,帮帮忙。”
  吕冬笑了笑:“我这边暂时跟金庸那边搭不上关系,这不是还有一年时间嘛,看具体情况。”
  话说把金庸和王硕都请过来,会有啥效果?
  不管怎么说,青照区文旅局都想做实事,武侠文化节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毕竟从实际效果来说,第一届武林论道大会是成功的,吸引了数万人现场观看,不说吕家村如何了,就在青照县城里面,档次较高的几家酒店,一间普通标准房的房费都暴涨到了600元以上。
  至于论出了什么道,比出了什么术,弘扬了怎样的武侠文化,包括吕冬在内,主办方的人员其实并不关心。
  传说中的武林早已远去,一场武林大会实际并不能改变武术边缘化的社会现实。
  在商业大潮中,各门派放下钢剑石锁,而是拿起了账本和算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