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拼搏年代 第739节 (第2/2页)
就是觉得好玩。 混到这么一堆装扮特异的人来面,跟他们谈武论道,多有意思? 不比跟吕冬互相刺挠好玩? 白义海略显尴尬:“我们崆峒派根本没有七伤拳,这是金庸杜撰出来的。” 按照他这个崆峒派与当地武术协会的官方说法,是传承数百年的名门大派。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全是吹的。 因为崆峒派到他这里,才是第二代。 崆峒山位于甘西省平凉市,当地史志并没有记载这样一个武林门派。 直到1995年,一个55岁的东北人带着日本妻子来到平凉,自称“崆峒派第十代掌门燕飞霞”,在当地开武馆的武师白义海被他演示的功夫震慑了,当即拜师。 这个门派的所有师承来历、武功路数,燕飞霞是惟一的阐释者。 白义海开武馆,练的不是七伤拳,而是散打。 吕建仁一脸失望,说道:“有没有想要五毒教独门美食配方的?换了,换了,交换了啊!秘籍换配方,我敢保证,回去开个小吃店,一年挣十万!” 一听到年入十万,不少掌门人心动。 昆仑派的周金生取过自家的独门武器“判官笔”,操着一口太东话说道:“昆仑派的判官笔换你的秘方咋样?” 吕建仁一脸怀疑:“你是昆仑派掌门?咋听你说话是临淄人?” 周金生嘿嘿笑:“当年不是支援大西北嘛,我就从临淄去了西北……” 吕建仁明白了,这位是太东昆仑掌门人。 接着,他去看判官笔,然后一脸嫌弃:“就这?” 周金生微微扬起下巴:“就这!”他把判官笔拿过来:“看看,这笔头是独家秘方处理过的,别看用的是狼毫,笔头却坚挺如铁……” 吕建仁拿过一根看了看,一尺长的毛笔,白色的笔头看起来很坚硬,说道:“不就是拿浆糊泡出来晒干的吗?玩了不玩的。” 说着话,把判官笔扔了回去。 周金生也不尴尬,毕竟早年间在国企大厂担任过保卫干事,脸皮早就练出来了。 吕建仁挺失望的,哪怕没抱多大希望。 不见七伤拳,未闻狮子吼。 冬子说的没错,传统的早都没落了。 吕建仁一时间索然无味,相见不如怀念,看不见武林的轮廓,却能体味其远去的悲凉。 在座的这些掌门人,有几个能打得过小光头乔卫国? 估计一个都没有,因为除了他之外,全都是四十岁开外的人。 怪不得吕冬和李文越这俩家伙坚持谈武论道,可以适当加入表演,言辞拒绝很多人实战比赛的请求。 敲门声忽然响起,吕明从外面进来,笑着说道:“各位掌门人,各位武林前辈,各位师兄弟,大会即将开始,请各位到会场就坐。” 一行人出门,各式行头装扮下,气势十足。 刚来到大戏台前的会场,现场就爆发出热烈掌声,犹如明星进场一般。 有太东台的记者率先过来,堵住领头的释延壮大师,请他对观众说几句。 释延壮大师是少林武僧团总教练,达摩院首座,见多识广,觉悟极高:“练习武术能强身健体,能提高自身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805章 论战 但凡以文化和旅游立城的地方,都想讲好故事,搞出些具有轰动效应的盛事,青照也不例外。 第一届武林论道大会上,李志芳代表青照区发表讲话,并且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大戏台下的第二排,吕冬要了两瓶矿泉水,拧开一瓶递给宋娜:“喝点水。” 宋娜接过来喝了一口,拉他坐下:“要开始了!” 吕冬打开另外一瓶,喝了两口:“很精彩的。” 宋娜一眼看到了大马金刀坐在一堆掌门人中的吕建仁:“七叔也上去了?” 吕冬有捂脸的冲动:“他就没点正行,瞎凑热闹。” “七叔用的啥身份?”宋娜仔细看:“黑袍上绣的好像蝎子和蜘蛛啥的,不会是用五毒教的名义吧?” 她故意说道:“一堆名门正派中,混进去个邪魔外道。” 吕冬连连摆手:“咱不提他,不提他了。” 领导致辞结束,担任主持人的夏丹宣布下一环节开始。 正式论道之前,各位掌门人表演各自的绝技。 第一位登场的是少林寺武僧团总教练释延壮。 这位颇有几分鲁智深风范的大和尚,表演了金刚拳。 他上场打拳,不时砰砰跺脚,嘶吼一声,气势逼人。 全场观众骚动起来,喝彩声接连不断。 总共有十位掌门人先后登场献艺,这些人能在武术界混出一定名气,实战能力不说咋样,表演确实相当精彩。 没别的,就耍的漂亮! 观众喝彩声不断,记者兴奋的接连拍照。 场上精彩,场下热闹。 武林论道大会持续两天,除了谈武论道,还穿插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方面是演武,另一方面是与众多武术爱好者近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