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2/3页)
意味,显然不相信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容歆站在他和东珠身后,一见这孩子还有继续追问的架势,忙道:“莫说太子殿下,太子妃每日用完晚膳半个时辰,也要喝一碗补气血的汤。” 皇长孙通常晚膳后便回去读书,并未见过母亲和补汤,此时一听嬷嬷的话,立即便冲着母亲自责道:“额娘,儿臣不孝,未能细心问候,您身体如今可好?” 太子妃不在意地笑了笑,“早已无大碍了。” 皇长孙起身,亲自为母亲布菜,抬头见阿玛面无表情地喝汤,也为阿玛夹了菜,当然也没忽略东珠。 只是东珠不吃旁人夹的,筷子在碟子里一点一点蹭,将哥哥夹的菜推到边缘去。 容歆注意到,夹起来重新放到她面前的碟子里,东珠这才吃下去。 太子妃开始安排侍妾们侍寝,她向来比太子怜香惜玉,也一直表现地似乎很喜欢鲍佳氏,但先前鲍佳氏所养的两个格格对东珠这个长姐不敬重,太子妃不迁怒,但也不会忘了。 不偏不倚,就是让鲍佳氏明白她的身份,莫要恃宠而骄。 然而太子比太子妃绝情,鲍佳氏没能教养好孩子,他就不会再给她机会生下子嗣,鲍佳氏只能依赖太子妃的宠爱在毓庆宫中过活。 太子妃尊重太子的决定,也不忍教太子心中憋闷,是以六月份,上一次大选新进的两个侍妾先后有孕后,她便又为太子取消了侍寝。 三十七年的大选正是开始前,太子亲自到皇阿玛跟前表明心迹,希望毓庆宫中的侍妾暂时不再增加。 康熙自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和太子争辩,转而道:“朕前往盛京谒陵,太子留在京中,弘昭随行。” 太子躬身应道:“儿臣回去便命人为弘昭收整行囊。” “弘昭与朕同吃同住,只带些贴身衣物便是。” “是,皇阿玛。” 康熙微一颔首,淡淡道:“你下去吧。” “是,皇阿玛。” 太子行礼后告退,父子之间这样的对话,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大选后,康熙为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指婚。 九阿哥的未婚妻董鄂氏与三阿哥胤祉的福晋董鄂氏是出自同支的同族,一样的世代和宗室联姻。 十阿哥的未婚妻,出自漠南蒙古阿霸垓右翼旗博尔济吉特氏,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锦噶喇普之女,此部在太宗、世祖时曾出过三位后宫嫔妃,因而十阿哥的未婚妻身份非同寻常。 十阿哥和九阿哥,一个贵妃之子,一个宜妃之子,身份皆不低,未婚妻的身份也高,十分符合康熙一直以来为儿子们指婚的标准。 但他除了未给太子宫里指人,其他几个已大婚的皇子一个也未落下,包括年初刚娶了郭络罗氏进门的八阿哥胤禩。 容歆对皇子们的后院事并不好奇,唯独八阿哥,康熙的旨意一下,她立即便命人打听了八阿哥和八福晋的情况。 消息传回来后,旨意一下,八福晋便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八阿哥当差回去后,两人,不,是八福晋在屋子里叮叮咣咣摔碎了不少瓷器。 容歆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郭络罗氏这性子,既生错了时代,也嫁错了人。 她曾经也是个极明艳的姑娘,容歆实在不希望她想不开,将后院变成牢狱,困死其中,便去寻了太子妃。 太子妃听了容歆讲述八阿哥和八福晋之间的事,幽幽道:“当了皇家媳妇,竟还这样傻……” “八福晋的父亲母亲早逝,亲祖母也早逝,她在安和亲王府受王爷宠爱,又有僖郡王那样的舅舅惯着,女眷们不便教导太多,是以……也情有可原。” 当然,容歆绝对不是认为八福晋有错。 太子妃点点头,还未等她说别的话,便道:“先前见八弟妹,便觉着是个没心机的,此时听姑姑一说,倒让人越发不忍心她自苦。” “我想请您开解八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