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节 (第2/2页)
必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 太子闻言,放下书,稍等片刻,果然见大阿哥进入毓庆宫,径直走向他的书房。 容歆瞧着大阿哥满面黑沉,心觉不对,便叫太监去沏茶,然后随着大阿哥的脚步走进书房。 “大哥……”太子开口,只是刚叫了一声,便见大阿哥停在博古架前,对容歆道,“姑姑帮我将这些全都装了,太子答应送给我。” 容歆微讶,转向太子,眼神带着询问。 太子亦是不解,问道:“大哥此举为何意?” “我为何意?”大阿哥面无表情道,“你可知我方才在乾清宫发生了何事?” “大哥不是与皇阿玛谈卖大炮一事吗?怎么?竟是并未如大哥预期?”太子只能想到此。 而大阿哥扯了扯嘴角,语气奇怪地笑道:“顺利,怎会不顺利,就是太顺利了!” 然他这般态度,明显是在说假话。 容歆伸手轻轻拉了大阿哥两下,待他坐下,方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您倒是说与我们听听,皇上没同意您说得数目?” “不,皇阿玛同意了。”大阿哥一脸的萎靡。 容歆与太子对视一眼,又问道:“这不是好事吗?您怎地如此神情?” 大阿哥端起桌上的茶碗,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道:“皇阿玛确实同意了,而且极其爽快,甚至还大肆称赞于我。” “这也是好事啊。” 大阿哥看向他们的眼神仿佛在说他们天真,“你们听到接下来的内容,便不会如此以为了……” 哪有人这么卖关子的,容歆轻轻在他手臂上推了一下,“您快说。” “皇阿玛说,赊账,下一任皇帝还。” 太子瞬间表情空白。 而大阿哥重又走回到博古架前,对容歆道:“姑姑帮我装着,我一会儿出宫便带走。” 容歆攥紧了佛珠,好歹控制住没在太子面前笑出来,至于大阿哥的话,她只能回个“哦”便罢。 第166章 大阿哥胤褆当着太子的面, 装走了太子书房博古架上所有的摆件儿,临走前,还义正言辞道:“不能卖的回头我再教人给你送回来, 我不贪你这点儿东西。” “……”太子的表情不太好。 容歆送大阿哥出去,回来就见太子还保持着原来的动作注视着博古架, 便问道:“可要再从库房拿些摆件儿补上?” 太子摇摇头, 按了按眉头, 道:“不必了,搬走吧。” 容歆又看了一眼,博古架搬走恐怕有些空荡,但放在这里, 估计太子每每看到都要心梗, 便应了下来。 “姑姑,胤礽以为,尽快寻一个赚钱的营生, 十分有必要。” 还真是…… 太子此时看起来依旧高贵温润、气质无双,可容歆竟有种错觉, 他这身上好似透着一股惹人怜惜的心酸…… 是因为穷吗? 谁能想到太子竟然会缺钱? 然而还有更教人心梗的,第二日, 康熙亲自为大阿哥手书一份借据, 盖了皇印,由六部尚书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宗亲共同作保,将此事彻彻底底落实。 “大皇子殿下,请在此签字。”梁九功呈上借据,两个小太监双手奉上笔墨。 大阿哥看着借据上的一字一句, 毫无赚钱的喜悦, 艰难地拿起毛笔, 缓慢地、一下一下蘸着墨。 龙椅上,康熙好整以暇地看着大儿子的动作,笑容慈祥地鼓励道:“胤褆,你做得极好,皇阿玛甚是欣慰,需得持之以恒,日后大清才能在战场之上震慑八方。” 大阿哥一个不小心,毛笔尖整个戳进墨中,提起时墨汁顺着笔尖一滴一滴落进砚台,根本无法写字。 梁九功能在康熙身边伺候多年,眼色自不用多说,迅速地重新取了一只毛笔,双手呈给大阿哥。 大阿哥盯着那毛笔停了一瞬,接过来,刷刷落笔,写下爱新觉罗·胤褆几个字。 待他写完,梁九功双手捧着借据欲回到皇上身边,大阿哥抬手拦住,道:“别急着拿走,也给太子瞧瞧。” 梁九功一听,回身看向皇上,得了皇上的颔首应允,这才呈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早已在东宫平复好,因此今日得知这借据,心绪也只波动了一瞬,很快便又恢复平静。 可他低头一看到借据上最迟还款期限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五十年,整个人僵住,连梁九功将借据拿走,也无甚反应。 太子和大阿哥都很难受,可难受又毫无办法,只能生受着。 康熙好似看不见两个儿子难看的脸色一般,当着几个作保的大臣们的面,又大方道:“虽说戴梓于火器一道上天赋异禀,然一人之力到底有限,为了大清,朕再从兵仗局调几个人听候大阿哥吩咐,俸禄由朝中出,若再造出威力超过威猛大将军的大炮,朕绝对不会吝啬。” 威猛大将军便是康熙为大阿哥督造的大炮赐得名字。 康熙甚至担心大阿哥听得不甚明白似的,又补充道:“届时若果真造出,朕出价绝不会低于十万两。” 还不低于十万两…… 太子垂头,闭眼,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上不来,下下不去。 而大阿哥抽了抽嘴角,实在控制不住,终于不再死要面子活受罪,据理力争道:“皇阿玛,一个小官的俸禄才几两银子?儿臣自开府以来,为供戴梓研造火炮,府里亏空得厉害,着实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