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风雨飘摇的大秦 (第1/2页)
公元前209年。 子婴继承王位的第二年,大秦帝国迎来新皇帝的第二个年头,在他继承皇位的这一年当中,从始皇帝的强国之路,逐渐走向了衰败。 自子婴继位以来,他挥霍无度,将始皇帝必胜留下的财富挥霍一空,大兴土木,兴建史无前例的阿旁宫。 从各地征调民夫,赋税、徭役更是压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而为了充实后宫,子婴规定各地官员从地方挑选一千名美人入宫。 于古代,人口数量本就少之又少,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使得女子更是不多,因此就造成了一种画面,那便是各地官员为了活命,保住自己的官阶,派兵到处抓未曾出阁的妙龄女子。 如这般行径,比之土匪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官府抓女子入宫,使得百姓百姓人家惶恐万分,为了不让女儿被抓,大街上更是出现了令人滑稽的场面——拉郎配。 凡是走到大街的未曾婚嫁的青年男子,被人拽到女方家中当即结婚,无需三媒六证,更无需什么聘礼。 往往出现这种画面,只会出现在混乱黑暗的时局,可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世间将会大乱。 “快跑啊,官府又来抓人啦。” 大街上有着一位老妪看见各地官府不停地抓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大街上抓人,起初仅仅是抓妙龄女子,而随着国家徭役的征收增加,抓青年壮丁也成为了他们一向任务。 朝廷交派下来的死目标,要是哪个郡县没有完成,不禁郡县官员也受到牵连,罢官还真是小事,搞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倒也是有着几个清正廉明的父母官,他们没有完成朝廷派下的任务来,可结果呢?子婴大怒,将这些个忤逆自己圣意的官员当众腰斩,即便是当地百姓求情,亦不能幸免于难。 朝廷之上,市井之下,百姓们诚惶诚恐,大臣们更是不敢谏言直说。 可以说,一时间帝国陷入了无比的黑暗当中。 官不敢谏言,百姓不敢直言,看似祥和的气氛之下,以为世界和平了,没有人敢反对自己,实则是暗流涌动,往往波浪汹涌仅是表面所见,而真正可怕的是海底暗流。 此暗流足以摧毁一切。 此时此刻,大秦帝国便是出来这种处境之下,表面上风平浪静,则暗地里早已是积攒了无数的民怨和怒火。 一旦民怨和怒火达到了鼎盛时刻,所产生的威力将会是不可估量,甚至会颠覆整个帝国。 …… 而这份积怨直到公元前208年,彻底的爆发啦。 由于子婴大兴土木,征收赋税,剥削式的压榨老百姓,彻底的将生活在底层苦不堪言的老百姓激怒。 而子婴的暴戾性格也是暴露无遗,他滥杀无辜,视人命于草芥,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朝堂官员已经被杀了七八十人,这个恐怖的数据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地方官员被杀的还未曾列入其中。 扩建咸阳宫、兴建阿旁宫、不理会朝政,整日吃喝玩乐,纵情于后宫之中,他更是模仿商纣王,于秦王宫的后庭之中建造了酒池肉林,以供自己玩耍。 百官们皆是想要谏言,却是不敢,最终只好悻悻归来。 短短两年时间,本是国力强盛的大秦帝国,已经彻底的走向了败落。 如果说蒙毅是蒙家的败家子,被称之为咸阳第一败家子的话,那么子婴才是真真正正的大秦第一败家子。 他败坏的不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而是一个国家的命运。 如他这般败落,根本就是将大秦帝国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令人如何不痛心?可就是这么一位为所欲为的皇帝,却不以为然。 在子婴看来,唯有强权才可以镇压一切,自己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便可以为所欲为,无人可以奈何自己。 可他却不知,身为君王,真正要治理国家,最最重要的是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是人心向背。 这个道理,子婴是不会明白的。 百越国。 于百越国都,蒙毅北望天空,不时发来种种叹息,这两年来,他密切着关注着大秦的动向,也正如他所料想的一样,大秦灭亡已成定数。 子婴身体内的灵魂的确是穿越而来,他可不懂一个道理,以为皇帝真的是那么好干的。 他以为自己掌握着权利,他以为自己的实力无人可敌,他以为自己是世间的神,可以掌控一切。 可事实却是,一旦失去了民心,国不将国。 从前那些追随他的心腹大臣们也是人人自危,担心会被杀,基本上都是离心离德。 上达天听,下至民野